人文经济学丨苏超如何让文化与经济共舞?

新闻探索 2025-09-14 20:34:02 419
http://recordcdn.quklive.com/upload/vod/user1587016609771948/1756088815173392/1/video.mp4

人文经济学丨苏超如何让文化与经济共舞?

  编者按: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: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,苏杭都是经济经济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。文化很发达的学丨人心向背网地方,经济照样走在前面。苏超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何让人文经济学。”

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有关重要指示精神,文化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,共舞光明网策划推出《人文经济学》系列报道,人文深入挖掘人文经济学的经济经济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,学丨人心向背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磅礴精神动力。苏超

 

  近日,何让“苏超”热度持续爆表。文化从绿茵场上别具一格的共舞标语,到场外“文旅体商”的人文互动融合,“苏超”成为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范例。

  从“散装江苏”到“精装拼图”​

  江苏地域文化多元,70多种方言展现“五里不同音,十里不同调”的特色,“散装江苏”之名由来已久。但在“苏超”的舞台上,各市借助独特文化,打造专属亮点,苏州与南京的“宿命之战”、徐州与宿迁的“楚汉争霸”、扬州与镇江的“早茶CP”互怼等,都是地域文化与赛事的精彩碰撞。看似分散的城市文化,通过“苏超”凝聚在一起。常州用恐龙IP带火赛事周边,扬州借炒饭梗推广美食文化,连云港靠孙悟空故乡的名号吸引游客,共同拼凑出一张“精装拼图”。

  从“绿茵场”到“经济场”​

  “苏超”火爆的赛场背后,是强劲的经济支撑。江苏拥有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等五座万亿级城市,雄厚的经济实力为赛事提供坚实基础。同时,“苏超”也反哺经济发展。比赛吸引大量球迷跨城观赛,带动住宿、餐饮、文旅等多业态协同增长。如“苏超”第六轮南京主场赛事,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255%,21306名省外观众现场观赛,拉动当地消费。

  从“赛事 IP”到“发展枢纽”

  “苏超”从单一的足球赛事,升级为极具影响力的“赛事IP”,进而成为串联城市发展的综合“枢纽”。它将足球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,通过“一城一队”设置,借助网络传播,以“城市印记”话题登上热搜,展示城市形象。在经济领域,各地以“全域主场”理念,借赛事开门迎客,发挥“一张票根”长尾效应,追求消费闭环。在社会治理方面,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,各地出台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,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与球迷观赛体验。“苏超”全方位连接文化、经济、社会等领域,推动城市在多维度实现高质量发展,成为城市探索现代化治理与文明实践的重要依托。

  在人文经济学视野下,“苏超”已然成为现代城市文化治理的一次积极探索,成为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、现代化治理的文明新实践。以足球为媒介,“苏超”在赛事引流中创造经济发展契机,在唤醒乡愁中重塑地域文化认同,在城市互动中展现江苏文化魅力,在全民参与中涵养文明素养,拓展了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实践的路径。

 

  原文链接:

    “苏超”不只是一场足球赛事

  作者:

  何淼(南京市社会科学院、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副研究员)

 

  策划:赵刚

  记者:刘晗旭

  合作院校:中央民族大学

  制作:林阳舟

  审核专家:王袁欣

[ 责编:张诗奇 ]
本文地址:http://jinan.266588.com/news/291c40999299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以“晒”督效 以“议”破题 以“评”促治——三明市聚力实施“三水”机制一周年侧记

第一视点丨永昆重生记

暑期“文博游”撬动文旅消费新增量

第17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京举行

万马奔腾心灵牧场万顷红绸舞动杭盖草原!兴安盟那达慕开幕

友情链接